一个机构、一个人,只要确立了使命,就可以肩负重任、不负时代、成就辉煌。人们喜欢用“商界常青树”来形容夏朝嘉,不仅因为年近七旬的他看起来依旧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更是源于他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执着果敢、百折不回、明礼诚信、厚德务实、开拓创新和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
从包装印刷业起步,载着非凡的使命,凭借着多年坚韧不拔的努力,夏朝嘉带领下的禾嘉集团秉承只争第一,永争第一的经营哲学,勇立潮头,实现了一次次的裂变式发展,集团业务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
他的回答很实在:“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我有什么标新立异的想法,而是刚好遇到问题了,那就解决问题。”
回顾禾嘉集团过去40年的发展,夏朝嘉坦言还是有很多遗憾,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早已看明白的事没有做成。即便如此,他仍感慨:“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才有了的成绩。很值得,也很幸运!”
寻求规模效应 开启企业故事的恢弘篇章
禾嘉集团敢为天下先的发展理念,在夏朝嘉创业之初就已经显现。
时间拨回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风潮给这个刚满30岁的年轻人带来新的机会。由他一手创立的成都市西城区包装印刷厂,成为了当时的行业先锋。
1983年,在大家都以为印刷厂就将这样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夏朝嘉却踏准了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关停并转”的政策,一口气合并成都4家规模比自己大得多的街道企业,并正式更名为“成都精印包装工厂”。由此,也被认为是开“生产企业承包流通企业、街道企业承包市属企业”之先河。
无论规模如何壮大,企业致力于内涵式发展的匠心不变。 对于这个“第一人”的标签,夏朝嘉不以为意。当时简陋的油毛毡棚已不能满足生产扩大的需求,兼并街道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场地“瓶颈”。如此而已。
兼并完成后,员工从40余人陡增至400人。为了解决300名被淘汰员工的生计困境和养老问题,他决定按全民所有制为企业职工办理退休,主动承担社会保障都不能承担的养老问题。而这也是禾嘉“家文化”的最 早实践,并传承下来成为了企业的文化dna。
此后,类似这样“开先例”的情况屡屡出现在夏朝嘉的早期创业中。
1988年5月,出资兴办四川振兴中小企业研究所,发起组织对全市五区十二县该系统开展职称培训,集中开展街道职工培训,并首开四川省物资仓储配送中心。1991年,成立第一家进入成都高新区的合资企业——四川实味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从台湾引进果蔬脆片生产线,项目被批准为中国星火计划项目向全国推广。
翻开禾嘉集团大事记,这样的例子很多。
来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裂变式增长
今天,禾嘉集团已经成为一个集汽车零部件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汽车检测设备制造及检测站运营商,大口径全钢全焊球阀制造、家居建材商城、高科技农业、食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实业集团。
1993年,禾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7年,成为全国率 先上市的私营企业之一。赢得了资本运作的新天地,夏朝嘉开始了一连串新的战略布局。
1998年,禾嘉集团毅然决然地出资收购四川飞球集团,开始涉足重大装备制造业。几年后,又先后收购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等。
如此大刀阔斧的连续收购,在当时也引来诸多争议,同行皆认为夏朝嘉“亏大了”。而他却说:“我看中的并不是这个企业能不能马上赚钱,而是它的品牌价值,它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事实证明,一切都在夏朝嘉的运筹帷幄之中。
2002年,禾嘉控股的四川飞球集团成功引进美国ge新比隆公司技术,研制生产出国内首台全焊式锻钢球阀,成为参加西气东输主干线竞标的唯 一一家国内企业。
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从收购时十年亏损,到收购后一年就扭亏为盈。2003年,公司引进、研制汽车尾气工况法,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标准至今行业沿用中。
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第一家拥有组合式凸轮轴生产技术并批量生产的中资企业,其生产的凸轮轴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追随着改革的气候,禾嘉集团逐步从已经站稳了脚跟的印刷业态拓展到更广阔的更长远的产业跨越,从而实现了禾嘉集团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春华秋实四十载,无限风光在未来
禾嘉以敢为天下先的勇与谋,为自己的企业书写了一段“跨越”的历史。
如今,70岁的夏朝嘉从容淡定,但在他的脑中仍然有无数的想法在翻腾着,也未曾想过要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告诉记者,禾嘉40年的发展,分为两次创业。第一次创业,在他看来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与朴实,是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有个交代而已。五年前,团队提出清空放下、整顿发展,再出发进行第二次创业,实现从“禾嘉制造”到“禾嘉智造”的转型升级。
夏朝嘉认为,在新的时代下,人要转变旧思维,做终身学习者。企业在发展理念上站位要高,要能够看到未来发展,更要抓住每次机遇,不打无准备的仗。
对于前进路上可能遇到的失败,夏朝嘉认为,企业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失败。“我们可能有100次失败了,也还有第101次可能是成功的。但如果不做,就不可能成功。”
但他坦言,自己时而也会感到困惑。这么多年来,员工始终无条件信任自己,而他一个人也维系着整个企业的命运。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享受吧。现在还不算成功,还有很多想法要去实现,还不想停下来。”
他也回答得很实在:“员工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如果我的身边能出现更多的千万、亿万富翁,禾嘉的第二次创业就算是成功了。”
禾嘉集团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挑战,迈向新征程,团结一致,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