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腾中的一朵浪花
一一四川禾嘉集团夏朝嘉先生万州创业纪
木川
2022年是四川禾嘉实业集团成立43周年。43年来,公司每一年都会举行回顾与展望的周年庆典,可惜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庆典被迫取消了。然而,被取消的仅仅是仪式,那些历史的回忆与无数的思念却随着时光积淀变得越来越清晰,如涓涓细流蜿蜒而来,如大河奔流滔滔而去。那些因为与禾嘉的因缘变得越来越情重的故人及老友们,开始通过网络发文进行追忆与抒怀。为此,四川禾嘉集团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官网编辑部,将陆续登载关于禾嘉人与禾嘉集团的回忆录,以致敬那些流年的芳华与岁月的馈赠。
今天,我们将以原四川万县地区财办主任、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林顺禄先生的回忆录《大江奔腾中的一朵浪花一一四川禾嘉集团夏朝嘉先生万州创业纪》开篇,文章回忆了90年代禾嘉集团雄心勃勃扎根万县创建东方集团的故事。讲述了夏朝嘉总经理当年在万州因为穿披风太潮,抽哈瓦拉雪茄太酷等生活细节被非议,进而衍生出一种对人对事的政治考量致使东方集团被当地执法者叫停,飞来横祸将一个宏大战略及筹备两年之心血化为乌有,夏朝嘉不得不带领他的创业团队含泪告别万县的往事。
长江的175水位升起来了。不几天工夫,古城万州很快变成了一泓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的平湖。眼前的景色,虽不再有长江过去的那种波澜壮阔,奔腾澎湃,却另是一番静若处子,碧波盈盈的动人景象,让万州陡地多了几份娇艳和妩媚。
伫立窗前,看着缓缓流淌的江水,我不由自主想到了四川禾嘉集团,想到了禾嘉集团创始人夏朝嘉先生30年前在万州(那时称万县地区,行政中心称万县市)的那一次沉痛的博弈。
大约是92年中期吧,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又在南海画了一个圈,神州大地顿时又掀起了一股股改革开放的热潮。大大小小的企业无不跃跃欲试,摩拳擦掌,都想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一展手脚,争相扮演一个时代的亮丽角色。
就在这时,夏朝嘉来了。来到了万县地区的行政中心万县市。
此何许人也?乃四川禾嘉集团老总是也。
那时,网络远没有当今这样发达,更没像《百度》这样先进的软件可供信手查询。但,从政府提供的有限资料中,知道该企业是四川一个已较有大规模和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这样的企业来到万县地区,自然是一件招惹眼球的大事。于万州来人,也是一件喜事。
万县地区地处“天府之国”的东部,这里山峦起伏,千嶂万壑,浩浩荡荡的长江横贯其境,滚滚东下。这块29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蕴藏了丰富了的自然资源,区内风光秀丽,名胜古迹纷呈,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小三峡、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双桂堂都密布其中。所以,“万江毕汇”的万县地区,素以“成渝万”和“万商之城”的美誉著称于世,也吸引了不少智者的眼光。
我相信,夏朝嘉一定是无数有识之士中的佼佼者之一。
当时,我亦算得是风华正茂吧。40初过,刚以中共万县县委常务副书记的身份重回地区,接任四川万县地区财办主任。当时,地区还管理着九县一市。因此,我们也时常号称统领10万“财贸大军”。
一天,在地区行署办公会议上,相关领导者郑重其事地介绍了四川禾嘉集团,记得还当众展示了一些图片资料。领导说,从总体⊥说,我们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省里有这样一家重点企业愿意同我们合作,共同开发,带动我区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一定要办好。因为这家企业巳经瞄准了好几家商贸企业,这项工作就由财办林顺禄主任牵头吧。
领导这样一说,我自然不敢推辞。
夏朝嘉先生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和盯上万县的?又是如何同万县的几家企业接上头的?我至今都还是个谜。
过了大约二三天吧,朝嘉先生一行到万县市来了。地区行署不光宴请了夏总一行,还由常务副专员亲自牵头,专门召开了一次接头会。禾嘉方面介绍了企业情况,着重谈了合作预备方案和工作安排,我则以牵头人的身份,介绍了万县地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以及实施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并转达了行署领导的欢迎和支持态度,会议进行了个多小时,下午又移师地区财办会议室。
我认真地审视着眼前的主角。40来岁,朝气蓬勃,一张圆圆的脸,天宽地阔,鼻正口方,皮肤白里透红,风度潇洒。尤其是,他身着一身花格子西装,打着浅色的花领带,眼睛上则架着一副宽大的水晶眼镜,典型的一副“帅哥形像”!让人一看,便感到是一个有身份、有来头的企业家。这形像,在港台影视片中我们似乎可以经常看到。
企业家毕竟精明。通过交流,才知道他们早已“偷偷进庄”,摸清了我们许多企业的情况。据夏总介绍,他们已同我们万县的东方制药厂、东方轮船公司、太白酒厂、地区五金站等几家企业展开了几轮接触和洽谈,双方优势互补,情投意合,拟组建“四川禾嘉东方集团”。夏总还祥尽汇报了他们的具体打算,一套一套的,成竹在胸,让人看得出,他们是真正想扎根万县,成就一番事业的,也让人由衷地感到,此人决非等闲之辈。
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得紧锣密鼓,周密有序,顺理成章。夏总毕竟财大气粗,一挥手便专门租下了太白岩下地区环保局闲置的一个大院,购置了成套的办公用具,又从集团总部抽调下来一干精兵強将,不用十天半月,便铺开了架势,一步一步地开展了筹备各个环节的工作。一干,就将近两年。
在万县地区,我亦算个资深干部了,三十来岁便步入县级干部行列。由于以后又一直在经济综合部门工作,前前后后也接触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但,从夏总的举手投足和一番精言妙语中,愈发看出我们这个地方许多企业家的“小”来。朝嘉先生眼光犀利,观念超前,而且作风踏实,工作细腻,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许多时候,从早到晚都扎进在企业里,了解情况,切磋方案,并亲自耐心细致地做被收购、兼并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讲解未来禾嘉东方集团的美好前景,常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甚至更晚。饿了,就在路边的小摊上吃碗“万县小面”,一笼羊肉格格,或者一个小火锅……充分显示出他大度下的朴实,“豪华”中的节俭。
将近两年的日子,朝嘉先生除了回总部处理应急事务外,基本都在万县市,可谓安营扎寨,”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作为牵头人,耳闻目睹,也令我敬佩有加,更时常在内心感叹,一个名闻遐迩的大企业家,能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天底下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由于接触多了,我和朝嘉先生的了解也日渐多了起来。我们几乎同龄,情趣相当,于公于私都合得来。渐渐地,我发现他是一个比较注重外表形象的人,在衣着上比较新潮和讲究,常常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有时还穿着时尚的披风。加上他相貌英俊,体态潇洒,举止大度,这在当时万县这个开放程度并不很高的地方,显得似乎有些“另类”。羡慕者有之,诋毁者也有之。
尤其是,朝嘉先生有两个生活习惯,在我们这个“夹皮沟”里,难免生出一些非议。
一是他喜欢穿披风。一进会议室,总习惯性地双手一掀,随行的保镖或工作人员便在后面接住,然后搭在自己手腕上,恭立一边。那动作,那姿势,潇洒确实潇洒,却惹来了一些官员的不满,私下不由嘀咕一句:“像个蒋介石!”
二是,他喜欢抽古巴哈瓦那雪茄,一盒据说要2000 多块。每次开会,总见他拿出一支精美的雪茄叼在嘴上,工作人员立即擦亮了火柴,礼貌有加地递上去,为其点燃。然后,他便有滋有味地吸吮着,吞云吐雾,旁若无人,完全一副大咖派头。见此,官员中总会有人悄悄议论,颇多非议之辞。这话,我能听到,朝嘉先生却一无所知。
以后熟了,我也曾礼貌地給他提醒过,他笑了笑,用地道的成都话答道:“抽惯了,啷个改得掉嘛!”进而,他又紧跟了一句:“林主任,你也应学会抽这个,化痰。”我笑了笑,“我一个月40多钱工资,一月的工资抽一支恐怕都不够。嘻嘻。”
没想到,隔两天他竟非得送我一盒,要我试试。千推万阻,我只好收下了,存放了一二年,才偶尔拿出来闻一闻,抽几口。那味道,确实爽!
令人没想到的是,朝嘉先生这两种生治习惯,竟衍生成为对一个企业家的政治考量,各种各样的说辞不竞而走,悄下引爆了江城官坛,让不愿发生的事情,却终于发生了。
我至今也没想明白,到底是朝嘉先生的过错?或是省委书记杨汝岱批评的“山沟意识”?
我不好说。
一天,行署专员办公会又开始了。议程中,就有正式敲定禾嘉集团兼并联合事宜。
在听取完我对筹备工作的进展汇报后,常务副专员首先发言,他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地提出,我先不说别的,听说夏朝嘉这个人,每天都要抽一盒古巴哈瓦那雪茄,光烟钱一天就要一二千!更有甚者,烟含在嘴上,还要秘书点火……试问:我们把这么多的万县企业,交给这样一位大手大脚的民企老板,到底恰不恰当?我们能不能放心?可不可以放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场顿时一片寂静。专员要求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偌大个会场内竟众口无语,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寂。
见此情况,主要领导感觉不好说什么,只得表态说:“既然意见还不完全统一,今天就不急于拍板定案了,请顺禄同志回去再同各个方面认真商量商量,把工作再做细点,做实在点。这次,就缓议吧”。
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一“缓”,犹如一道“封杀令”,让整个筹备工作很快陷入了空前的停顿。原先被不少人极为看好的一个重大项目,一夜之间竟成了“冷馍馍”,决策机关中谁也没提及这件事,更别说指点迷津,拍板定案。这不光令我十分尴尬,更让夏朝嘉们空耗时日,在万县市白白等待了近半年。
自以为我是一个思想观念比较超前的人,早在80年代中期,我在做万县县委担任常务副书记时,就率先牵头并促成了“深圳三峡商贸实业公司”的成立。当时,《四川日报》还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标题便是:《我省第一个沿海窗口昨日在万县成立》,此乃题话外,勿须赘述。
但,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想明白,就因为这么一支雪茄,竟飞来横祸,将夏朝嘉们一年多的努力化为乌有,也将相关部门诸多参与者的努力,收获了尴尬的苦果。作为牵头者,我既无法说服夏朝嘉不抽那么昂贵的雪茄,也知道,在当时对“穿西装到底对与不对”还提请到地委常委会上争论的历史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小小的部门领导,说了也无济于事,难以打动领导们已经冰冷的心,只好陪着夏总在没完没了的“研究”和“缓议”中打发时日。
夏朝嘉再也等不住了。
一个夕阳如血的黄皆,朝嘉先生和团队的同志,特邀我和万县方的几个主要参与者,出席了在万县的最后一次晚餐一一太白岩下的一家火锅店。夏朝嘉,这个曾经叱咤四川的风云人物,说起两年来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好几次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边无语地摇动着我的手,一边将一杯杯火辣辣的“万县大曲”倒进嘴里,任眼泪在英俊而苍桑的脸上慢慢地流淌。
最后,他哽咽着说了一句至今让我仍感心痛的话:林主任啊,我不光心痛白白抛洒的二三百万元筹备费,更心痛在万县白白浪费的五六百天的时间啊!
那天,我们都醉了。可心里却明白。
以后,随着重庆市的直辖,我到成都的时间也少了,同夏朝嘉先生(听说他已是禾嘉董事局主席)的联系几近中断。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是那么英俊潇洒?还抽不抽昂贵的哈瓦那雪茄?还喜不喜欢披风衣……但,我的“四川情结”促使我仍然关注着四川,偶尔也关注着夏朝嘉。得知他的企业正如日中天,红遍大西南,享誉中华,不由得生出一些特别的景仰。同时,也难以压抑心中一丝丝永远无法解脱的愧疚和心痛。
2022年11月8日
写于万州平湖之畔
(作者:林顺禄,笔名:木川。中共党员。曾任中共万县委常务副书记、万县地区财办主任、工商局长、重庆市工商局巡视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员等。)